第1086章 砍頭還有斷頭飯

發佈時間: 2024-02-01 04:36:43
A+ A- 關燈 聽書

聖上的這一場風寒,來得突然,但依太醫的說法,不算嚴重,看著是纏綿,卻不至於損了根本。

有這麽一番話,聖上是安心了。

病中哪怕不舒服,可他確實名正言順地不用啟程北行。

皇太后聽聞他身體不適,送來的書信上少了指責之語,隻讓他好好養病。

如此病了一旬,江南落了第一場雪,一夜之間寒意更甚。

聖上的寢宮裡添了不少炭盆,孫祈進去探望時,險些叫那股子熱浪熏得後退三步。

他瞅著炭盆看了好幾眼,想起了孫睿。

孫睿眼下很不好受吧?

他本就畏寒,如此氣候下,只怕雙腿要痛得不行了。

孫祈想了想,使人去打聽了一番。

謝皇后不至於克扣孫睿那兒的炭火,這位中宮娘娘,各處衝突都不沾身,自然不需要捧高踩低去做那等小家子氣的手段。

怕就怕,底下人以為靜陽宮倒了,孫睿是個好欺負的,真往他身上扣東西……

孫祈並不是“同情”孫睿,他只是覺得沒有必要。

對已經失勢的皇弟克扣到連冬日的炭火都要計較的地步,一旦傳開了,孫祈的名聲能好到哪裡去?

不如擺擺姿態,關愛一番,總歸他是盡心了。

便是虛情假意,裝出來也要費一番力氣的。

孫祈不止使人打聽,甚至親自去探望孫睿,言辭之中頗為關切。

“三弟最不耐寒冷,前幾年在文英殿,我們都覺得夠熱乎了,三弟還是不舒服,”孫祈感歎著,“宮中份例皆是按著均數來的,我們夠用,可能三弟會不夠。若有狀況,三弟隻管讓人告訴我,千萬別硬撐著,身子骨要緊。”

孫睿聽他真情實感一般說了一通,末了笑了笑,道:“皇兄,你我都知道,我最多也就再活兩三年,到時候病死也好、意外也罷,總歸要下去見我母妃與孫禛。

既如此,何談身子骨要緊不要緊?

最好讓我就此大病一場,直接走了,也免得這兩三年各處還要關照我。”

孫祈被這樣的大實話給噎了個大喘氣,他只能拍了拍孫睿的肩膀,憋出一句來:“就算只有兩三年,誰還不許這兩三年過得舒服些?我說句難聽的,砍頭還有斷頭飯呢,你就算是下午上路,上午也得給你屋裡熏得熱乎乎的。”

孫睿靠著椅背,聞言微微一怔,複又笑了起來。

先前的笑容都是敷衍,隻這一刻,孫睿是真的叫孫祈說笑了。

砍頭還有斷頭飯。

也對。

孫祈見他似是聽進去了,又道:“我下午先讓人再給你送一些來,你隻管用著,多燒一些,行宮裡還不至於供不起你這點開銷。”

“那就謝謝皇兄了。”孫睿應了。

沒有多留孫祈,孫睿親自把人送到了門邊,他不想去室外。

孫祈也不想讓他送這麽遠,他是來做好人的,讓孫睿一進一出,萬一著涼了,那他今天這場戲不是白唱了?

孫睿回屋裡坐下,摸著尚有余溫的茶盞,低聲喃道:“他倒是會做好人。”

小廈言情小說

當然,話說得也對。

時日無多,他為何不讓自己舒服些?

行宮的確不曾克扣他這兒的吃穿用度,但旁的都好說,隻冬日炭火這一樁,讓孫睿很是為難。

江南的冬天太冷了,前幾日還能堅持,昨夜北風一吹,清晨起來,冷得骨頭生痛。

這是與京城的冬日截然不同的冷,陰柔綿軟,根根如針,往他身子裡刺。

還是太潮了。

像極了滴水的天牢。

一想到離椿日還有數月,孫睿就覺得這日子難熬。

不過,他倒是不用三五不時地跟孫祈開口,孫祈今兒送炭過來,肯定不會避著人,很快會傳到謝皇后耳朵裡。

謝皇后前後一想,自然明白孫睿畏寒、炭不夠,明日就會替他安排上。

動一動嘴皮子的事兒,謝皇后又怎麽會願意背惡名,況且,與她半點無益。

之後數日,孫睿稍稍舒坦了那麽些,聖上的病情卻是反反覆複,讓禦醫們都看不懂。

也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傳出了聖上可能無法好轉的消息,一時間,所有人都亂了陣腳。

偏近些時日,朝野並不太平,不少州府都鬧出了起義之事,亦有開派立教的,宣揚各種思想。

這些喧鬧,朝廷最忌拖延,出兵迫在眉睫。

可折子從地方送往京城與行宮,京城與江南官員來回批複,真等調兵出動,都不知道隔了多久了。

沒有辦法裡的辦法,京城管北,行宮管南,事有輕重緩急,先如此再看。

如此一來,明面上是順了不少,可內裡卻是越發惶惶。

這叫什麽事兒?

南北分立,遲早要出事!

偏聖上病著無法啟程,這個時節,難道真讓皇太后與京中眾臣冒著風雪南下嗎?

遷都?遷都根本不可行!

遠在京城的孫恪,真是不會借機登金鑾殿?

如今狀況,皇太后南下不成,唯有他們南邊的回京城去。

可聖上病著,就算病好了也不願意回,真要如此,還不如病來如山倒,這山倒著倒著趕緊崩了呢!

人心各異,哪怕是一時生了歹念,涉及到自身,還是以觀望為主。

幾位老大人去探望,見聖上病容,紛紛交換了一個眼色。

聽聖上問了些朝堂事, 幾位一一作答。

聖上聽完,沉默了一陣,道:“恪兒他……無事,你們都退下吧。”

他們告退而出,一面走,一面聽到聖上重重的咳嗽聲,幾人直到離寢宮遠了,才輕聲交流起來。

聖上最後那句,哪裡是沒有事,分明欲言又止,他提起小王爺,可見是忌憚深了。

哪怕聖上先前不認為小王爺會做什麽,現今南北各自動兵的局面,也讓他不得不慎重。

“幾位覺得呢?”有人開口詢問。

他當然沒有收到答案,大夥兒都打馬虎眼,誰也沒有一句真話。

如今狀況,真的是每一步都要斟酌再斟酌了。

大夥兒轉過頭了各自想,雖然孫恪名不正言不順,但京城百姓一頭熱,萬一京師官員也熱起來了呢?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