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發佈時間: 2024-02-01 08:39:22
A+ A- 關燈 聽書

☆、第170章

==第一百七十章==

這次與以往不同, 這些車隊在進城之始, 就有縣衙的人出面講明。

不允許這些貨物雜散在各處民居,以免發生擾民、火情之事,而是要統一存放, 官府這邊可提供倉房。

聽了這話, 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

這是在幹什麼?

吃人不吐骨頭的薛知縣收銀子收多了,良心不安, 打算吐出一些造福老百姓?

不過經歷了之前的種種事, 如今可沒有人這麼想,被連坑了好幾次的各大商行,十分小家子氣且認真地詢問了, 關於官府提供倉房的種種事宜。

問過之後才知道,居然還是要收銀子, 就知道這吃人不吐骨頭的薛知縣, 不會放過這麼好撈錢的機會。

“你們這是強買強賣!若是我們不用你們提供的倉房該如何?”一個身穿深藍色長袍的中年男子,和守在城門前的衙役們理論。

他身後跟了一個車隊,大約有十多輛車的樣子, 在這些車之後, 還排了不少人等待入城。

如今定海縣可是大變樣,城門雖變動不大,但進行了清理。本來灰黑長滿了腐爛的苔癬的城牆被鏟得乾乾淨淨, 城門前的廣場也被平整過了, 看起來格外比以往光鮮。

不光如此, 如今守門的門吏, 衙役服都是新換的,一水的青衣皂帽紅布甲,腰間別著紅纓大刀,看起來格外威風凜凜。

“這可不是我們強買強賣,我們老爺命下面人查過以前的舊卷宗,光前年一年,發生過四次不等火情,燒毀民居十多座,燒傷人二十餘人不等。這些是為何,想必你們都清楚,所以我們老爺才會專門命人建了倉房。倉房附近並無民居,且專門配備了防火牆防火溝等,確保爾等貨物的安全。當然,你們若是不想用也可,那就在外面候著吧,別進城了。”一個門吏說道。

“你——”

“你們若不想進就趕緊讓開,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進城。這位管事的,別說我們給你們唱衰,咱們定海縣歷來多雨,如今又是雨季,您可別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啊。”

藍衣中年人繃緊了臉,也不說話,明顯被氣得不輕。

見此,便有衙役引著他們往一旁讓,若是換做之前的城門,這會兒定然是堵上了,可如今城門前的廣場被拓寬,往旁邊挪一挪,還能空出讓後面人提前入內的餘地。

在後面等著入城的人,已經有許多看到這一幕了。

有人基於心中擔憂,不願用官府的倉房,但有的人長途跋涉送貨,本就累得不輕,只想找個地方好好歇一歇。問過價錢後,覺得和平時賃民居相差無幾,便點頭答應下來。

這時便有衙役拿著一紙契書而至,契書上的文字簡明扼要,大約就是列明瞭賃多少間倉房,用時多久,作價為何。有租賃人,有承租人,當然也有租賃者應盡的義務,例如會保證對方的貨物不出差錯,如發生被盜被燒事件,作價賠償。

這租賃者自然是以官府的名義。

見到這紙契書,有人樂呵了:“你們這講究還是挺多。”

那拿契給他簽的衙役笑道:“這是我家大人定的規矩。我家大人說了,收人錢財,與人消災,乃是分內之事。口說無憑,立字為據,讓你們出銀子出的安心”

那人失笑不已,拿過契書,大筆一揮簽上大名,又付了租銀,就專門有人領著他們進城門了。

這般與開啟特殊通道無疑,本來城門前分了兩處,一邊過的是普通百姓,車隊則是在另一邊。

這邊付了租銀,那邊就有衙役將普通百姓往後靠,專門空出一條路,供車隊通行。只是不一會兒,車隊就入了城,讓那些還在後面等著排著的人,眼紅不已。

出了城門洞,眼前的場景又是不一樣。

只見一條可供六輛馬車並行而不擁擠的大路,正對著眾人。路寬了,地方看著就敞亮,格外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

車隊的領頭人和負責領路的衙役搭腔:“瞧這架勢,你們縣太爺恐怕費了不少功夫?”

“那您說的,為了這次整修縣城,我們老爺可是動了大干戈,光勞役便招了幾千人。就說這條路吧,可是幾千人不吃不睡花了五六天才修好。”

“那可真是費了大功夫。”

衙役瞅了對方一眼,見此人打扮模樣像是個管事的,便跟他嘮了起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這些做買賣的,背地裡怎麼寒磣我們老爺,說他吃人不吐骨頭變著法撈錢。但我要說句公道話,銀子我們老爺是撈了,可也不是他一人得,下面這麼多人,誰家不是上下三代養家糊口。還有這修路修倉房,以及那些勞役們的工錢,可都是我們老爺自己掏的荷包。”

一提到這種話題,對方自然不想跟這衙役再說了,可也不想得罪對方,只是打著哈哈,面帶不以為然之色。

衙役一見此人臉色,就知道對方想什麼,也懶得再多解釋。

很快就到了城西,遠遠就看見視線盡頭是一道高聳的石牆。

這石牆大約有兩丈高,正中有一扇大門,門也是放大版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到了哪座城池。

到了大門前,那衙役跳下車,對著石牆上的瞭望台吆喝了一聲,便有一物扔了下來,靜看才發現是個系著繩子的竹籃。

衙役一面從身上拿出一塊兒牌子,一面對那領頭的人道:“以後你們再來,在付過租銀後,會有人發這樣一個木牌給你們。其上寫著你所賃的倉房號,以及租賃的時間。只有把這塊兒木牌給了上面的人,才會有人給你們開門,也只有拿著這塊木牌,你們才能把貨物運出去。”

隨著說話聲,他將木牌放進竹籃。

鬆開手,那竹籃便被拉了上去,不多時那扇巨大的木門便從裡面打開了。

過了這道門,才算是真正入了倉房。

就見一排排高大聳立的倉房矗立在那裡,每個倉房都比人想像中更大。倉房上沒有窗,只有一扇門,全部都是青磚構架,一看就十分結實牢靠。

“這倉房不錯。”

那衙役得意地一笑道:“可惜時間緊急,就只先建了這二十多棟。不是我說,你們早進來早安心,那些捨不得銀子的人,遲早要吃虧。”

一提到這茬,對方自是懶得理他了,再之後便是將貨物一一搬進去安置。

這時候就需要用苦力了,那衙役不慌不忙道:“別急,人馬上就到。”

話音方一落下,就有一群穿著粗布短褐的漢子們來了。

一般做苦力的,都是這般打扮。不過今天卻比以往多了一些花哨。就見這些人穿的短褐上還套著一個馬甲,馬甲上寫著定海兩個大字。

也沒用這領頭之人說話,衙役使了個眼色,這些漢子們便默不作聲上前去卸貨。

車隊領頭人砸著嘴:“這該不會又是你們那個老爺弄出來的吧?倒是生財有道。”此人臉上似笑非笑,一聽話音就帶著些許譏諷之意。

這衙役彷彿沒聽見也是,笑眯眯地答:“還真是我們老爺安排的,我們老爺說了,作為父母官,自然要守牧一方民。可別以為這是不用花銀子的,該給的工錢可一分不能少,不過縣衙分文不取,還是這些勞力們得。”

這領頭人就覺得稀奇,還有那薛知縣不雁過拔毛的?

似乎看出此人的心思,那衙役又道:“基於每次你們前來,縣裡總有人因為搶工,而發生毆人事件,甚至有兩個村之間械鬥流血無數。所以我們老爺命人組建了個定海工會,專門管理這些人做工之事。別怪我多話,如今在這定海縣裡,不經過定海工會,你們大抵是找不了勞力為你們做工。”

聞言,這領頭人當即愣住了,不是因為前面的那些話,而是那句找不到勞力為你們做工。

*

而與此同時,城門那處。

有些人進城了,有些人卻沒有進城。

這不進城的原因自是因為出於謹慎,再加上也是不能當家做主,想等著上面遞話。

小廈言情小說

這些押送貨物之人,尋常也是走南闖北慣了,自然不怕露宿野外。既然打定主意不進城,自是就命人在城門附近就地紮營,打算先熬過這一日再說。

隨著時間的過去,漸漸到了下午。

在城門附近紮營的人越來越多,卻是各自為界,並不互相搭話。

城門那處已經空了下來,一個門吏走過來喊道:“你們要進城的,就趕緊進吧。我們老爺今兒一大早就說了,下午有雨。人也就罷了,若是貨淋了雨,恐怕就毀了。”

沒有人搭理他,卻都是眼含譏諷地看著這人。

如今正值六月暑天,天上只差沒下火,再看天上萬里無雲,還狂風暴雨,又是這句‘我們老爺說’,你們老爺就只會死要錢!

這時,一個背著背簍的黑瘦老漢走過來道:“聽這位官爺的,老漢在定海待了幾十年,熟悉這裡的天氣,最近天氣反常,瞅著這天,下午莫怕有大風。”

可惜依舊沒人理他,只當這是那吃人不吐骨頭的薛知縣,故意找人演了這麼一出。

見這些人那模樣,門吏當即氣走了,就是那老漢還鍥而不捨地與這些車隊一一訴說天氣的反常。

說了一會兒,見這些人無動於衷,老漢歎了一口氣,慢慢的走了。

車隊中有人看著他的背影,面色沉重。

過了一會兒,一個車隊突然動了,竟是拆掉已經紮好的帳篷,打算入城。

“沒想到金華周家如此膽小,竟是被個老漢就嚇慫了。”

這金華周家指的是金華府周家的人,其在金華當地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戶。本來按照慣例,即使大家心照不宣,但都是不提名道姓,而這出言之人顯然是壞了規矩。

可若是瞭解此人所在的劉家和周家有什麼淵源,大抵就能明白為何會針尖對麥芒了。

“我不過是個送貨的管事,擔不起損貨的責任,若是你劉家不怕,儘管繼續待著就是,何必與我逞口舌之快。”

說完,這一行車隊便漸漸駛向城門處,倒是那劉家的管事目露譏誚之色,轉身回了帳篷。

見周家動了,又有幾個車隊也猶猶豫豫跟在後面入了城,只剩了七八個車隊的模樣。而剩下這些人因為之前車隊的離開,難免有些惴惴不安,私底下議論著。

“管事,若不咱們也進去算了,等上面人發話,一來一去至少得兩天。而這幾日還有從別處送來的貨到,咱們也總不能把所有貨都堆在這裡。定海臨海,海上的天氣千變萬化,又是夏季多雨之時,咱們就算挺過了這一日,後面幾日誰敢說下雨不下雨。”

這也是之前為何有車隊改變主意的主要原因。

一般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都不會將貨一次xin運過來,而是分幾批走。今日只是頭一批,接下來的日子,還會有很多貨物從各地運來,總不能都堆在這裡。

左不過每次都要租賃民居做倉房,租誰的不是租,還不如租官府。雖是心中有數,如此一來又讓那姓薛的得逞了,可到底各家都有各家的顧慮。

如今這定海縣薛知縣的大名,可是為許多人所知曉。浙江一帶但凡沾了這走私的行當,誰不知道此人的事蹟。

提起他都是恨得牙癢癢,可關鍵此人乃是當地父母官,越過誰也越不過他去。說到這個自然有人懷念之前的劉知縣,那個知縣可就聽話多了,哪會弄出這麼多事。

接下來,又有兩家車隊入了城,只剩下五家。

而剩下的人越少,這些人越是惴惴不安,唯獨那劉家的管事依舊端著冷笑,斬釘絕鐵對手下道,絕對不會下雨。

可是很快,他就被打臉了。

申時剛過半,本來豔陽高照的天突然陰了下來。

是一下子就陰了,陰沉沉的,空氣裡回蕩著一股狂躁的因數,昭告著即將而來的暴風雨。

當即就有人跳了起來,招呼著手下趕緊起營進城。有些聰明的,直接讓人趕著車就往城門去,竟是連那些帳篷都不打算要了。

只有那劉家的管事依舊還在嘴硬道:“慌什麼慌,不會下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