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第215章 求賢

發佈時間: 2024-03-09 15:51:01
A+ A- 關燈 聽書

  宋父臉色鐵青的領著妻女回去,不過在臨走前,宋父還是很客氣的朝三伯母道謝,並且對女兒的不懂事表示歉意,剛才在屋裡,若不是三伯母替他們說話,只怕這件事還不能善了。

  三伯母一家和木蘭一家的關系不好宋父也有所耳聞,這種情況下三伯母還願意幫忙實在叫宋父感動。

  宋彩蓮低著頭,心裡沒有對蘇珠一家的感激,只有恨意。

  蘇珠根本就沒有勸過她不要賣身,結果所有的人都以為是她算計了蘇珠,而蘇珠抵死不叫她賣身,宋彩蓮平白背了罪名,如何不氣?

  而且,宋父剛才那一下太過用力,現在宋彩蓮臉上紅腫得厲害,人家一看就知道她被打了。

  剛才在屋裡,周大福並不願意宋父和宋母將人帶走,他的理由也很充分,是你的女兒找上門來求賣身的,結果現在我家太太同意了,也去叫了裡正,你倒好,自己走了,那我怎麽跟主子交代呢?

  宋父千求萬求,這才在三伯母的幫助下成功脫身,但周大福卻在宋彩蓮心裡埋了種子。

  周大福看得很清楚,宋彩蓮有些小聰明,但心胸太過狹隘,這次吃了這樣的虧,自家太太是她遙不可及的存在,那蘇珠必定會承擔對方的怒火。

  比起宋彩蓮,蘇珠更蠢,相信對方很快就會嘗到苦果的。

  將人打發走,周大福這才去和木蘭稟報。

  木蘭有些氣悶的搖手,“這件事不要管了,你想辦法找一下關系,將那幾塊地方都買下來,學田和族田的手續都要辦好,建學堂的事也不能放松,事情太多,你一個人也忙不過來,蘇氏族裡若是有可用之人你都選出來,一一為你分擔,我們也就弄一個開頭,以後查看一番罷了,真正要運行卻是要看蘇氏這邊的,所以要鍛煉一下他們。”

  周大福自然應下,他也不喜歡常跑到蘇家莊來。

  如果只是一個小族學,木蘭相信憑蘇氏族長和族裡長老的能力可以管理好,但如果是一個大一些的學堂呢?裡面畢竟有幾百個學生,還來自不同的村莊,蘇氏裡多是不識字的佃農,交給他們管理木蘭實在是不放心,她和李石也沒時間,所以就只能請人。

  換句話說就是要請一個管理人才。

  在江南之地,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但最缺的卻是合適的讀書人。

  木蘭想要找一個認同她的理念,又願意來這小山村學校的學士實在是太難,但既然已經開辦,木蘭自然要辦好,所以她很是用心的和周圍的人打聽這兒有名的讀書人,甚至已經打聽得出了縣城。

小廈言情小說

  在族田,學田都辦下來,學堂也在漸漸完善的時候,木蘭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

  ****在江南之地不算有名,但也有名氣。

  他是進士出身,但卻不熱衷政事,他最喜歡的是教書育人,也因此,在考中進士之後他沒有進入六部,反而是申請去了國子監。

  ****畢竟年輕,又是才入門的進士,在國子監裡還不能講學教書,只能在書館裡面幫忙編寫書籍和整理一些東西,等過了兩年才開始講學。

  ****一直有屬於自己的理想,他是一個忠實的儒家思想家,他所追求的社會是“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一直認為達成這一切所需要的就是教育,因為政治使人牽扯利益,利益使人變,就只有教育,只要將理想的種子種下,總有一日會生根發芽,那些傑出的人才因為有所理想,以後走上仕途,會盡自己所能的一點一點改變這個社會。

  所以他選擇國內最優秀的學府——國子監任教。

  但他之猜到了開頭,沒有想到結尾。

  進入國子監念書的,要麽是家世出眾的子弟,要麽是考入的優秀舉人,這兩種人,不管是哪一種,年紀都不小了,足有十幾二十歲,有的甚至三十多歲,他們的思想早就成型。

  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家族高於一切,在他們看來是家國,而不是國家,他們做什麽,更多的是考慮家族的利益。

  而對於考入國子監的非世家的子弟,他們也都有自己的理想,或多或少都與升官發財,光耀門楣有關。

  他們的思想已經定型,想要改變幾乎比登天還難。****通過教育改變思想的路只是開始就夭折了。

  ****痛苦了一段時間,當機立斷的辭官回家辦了一個學堂,他打算從幼兒開始教起。

  但培養一個人成為官員,還能保持理想不變實在是太困難了,****教了十多年的書,倒是培養了不少的舉人進士,在江南一帶也頗受追捧,只是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窄。

  ****已經四十多歲了,他想要學生們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繼續授業解惑,只是可惜,拜在****下面的,多是衝著出人頭地來的,就算有一二學生接受了****的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堅持下來的也少之又少,所以****很灰心,從三年前起就開始閉門謝客,只帶著老妻住在鄴山,連兒女也不常見了。

  木蘭想要找一個不迂腐,與這個時代不同的學者,周大福打聽了幾個,但木蘭仔細的調查過後都不太滿意,那些人有的有真才實學,但太過傲氣,反而有些名過其實,而且,木蘭要開的也只是一個小學堂,她不認為對方願意屈居在這裡;而有的壓根是只有名聲,沒有一點才學,根本就是名不副實。

  周大福眼看著學堂都快要建好了,連學生都進了一半,先生們也都到位了,但院長還沒找到,李石又寫信來催,一急就跑到更遠的地方打聽了,****就是這時候進入周大福的視線的。

  周大福與木蘭提起的時候並不覺得****合適,在他看來,****太過理想主義,他並沒有隱瞞自己的理想,反而是大肆的宣揚開來,因此****的事情並不難查,很多人願意將孩子送去****的學堂,看上的是****的才學,而不是他的理想。

  這樣的理想太過不符實際了。

  但木蘭聽了卻心動了。

  從椿秋開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就被提出來,那時候百家思想爭鳴,儒家還沒有獨大,那時候的生活水平雖然沒有現在高,但那時候的思想卻是空前的發展,君子之風盛行,每個讀書人幾乎都有屬於自己的理想,反而不會像現在甚至是以後一樣狹隘。

  木蘭並不反感這樣的理想家,反而覺得社會有一部分是這樣的人在推動,他們的作用並不亞於軍隊和經濟。

  而且****並不是空有理想的人,他為他的理想奮鬥了將近二十年,這樣的人,不管失敗還是成功,都值得尊敬。

  木蘭決定去試試,如果能請到****自然好,就算不能,她也能到鄴山附近尋找一番。

  蘇族長覺得很麻煩,道:“在族裡找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管理就是,何必還去請什麽名士呢?”

  “我倒不是為了請名士?只是我們的學院並不是單純的教書,裡面各項技能都有,隨便找一個人並不能管理好。那位****先生做過十幾年的先生,教出了不少優秀的學子,如果能請到他,對我們蘇氏只有好處。”

  蘇族長欲言又止,看著木蘭堅決的模樣,到底沒有再說反對的話。他和周大福一樣,認為木蘭能請到人的機會很渺茫,因為蘇家莊太小了,這個學堂現在也只有五十多個學生入學,滿打滿算也就兩百多人罷了,裡面主要教的還不是科舉的課程,反而是算術,匠,醫,農等,那些名士怎麽可能看得上?

  木蘭抱著陽陽坐上了馬車,朝鄴山進發,臨走前她給李石寫了一封信,如果能請到****,那麽等****熟悉了這邊後她就會將事情全交給對方,如果請不到,那就只能回府城暫時聘請一位管理人員,正式的院長還要再找人。

  才過兩個月,陽陽又長大了不少,現在他已經會在母親的幫助下顫顫巍巍的站起來,然後跌跌撞撞的走兩步了。

  這孩子膽子大,不喜歡人扶著,他會自己找了支點站起來,你要是伸手去扶他,他還會不開心的揮掉,然後就會重心不穩的坐倒在褥子上,每到這個時候,陽陽就很委屈的看著母親,眼睛裡都是控訴。

  所以慢慢的,木蘭雖然一直關注著他的動作,卻不會再伸手去扶他,陽陽摔了幾次,倒是能自己扶著牆壁走幾步了,每次看到陽陽試探的伸出腳去走,木蘭都開心得不行,現在在馬車裡,陽陽整個人都趴在窗戶上看著外面。

  木蘭怕陽陽翻出去,就緊緊地抓住他的衣服,生怕他一個不小心就翻出去了。要不是覺得不方便,陽陽也不喜歡,她真想在車窗那裡釘上木頭,這樣就不用擔心孩子會翻出去了。

  趕了兩天路,木蘭總算是到了鄴山腳下,周大福租了一個農戶家做落腳之處,指了山上道:“太太,那位陳先生就住在上面,走路得半個時辰左右,現在天色已黑,我們不如明天再上山。”

  木蘭點頭。